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购物车(0)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多点执业需要政策配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1  来源:中国医疗机构网   浏览次数:3
核心提示: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广东调研了解到,经过5年多试点,广东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受到基层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欢迎,一些医生通过设立医生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广东调研了解到,经过5年多试点,广东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受到基层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欢迎,一些医生通过设立“医生工作室”的形式更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整体来看,医生多点执业尚不成规模,主要面临观念、技术准入门槛、职称晋升等多方考验。业内人士表示,医师多点执业可推动医生自由流动,是撬动医疗改革的一大支点,亟待国家出台配套措施。
  多点执业推动医生流动受欢迎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
  今年1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旨在通过放宽条件、简化程序等措施推进医师合理流动。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今年3月,已经试点5年的广东进一步降低多点执业门槛:医生多点执业不必经过所在医院批准,只需向医院“备案”即可。
  广州不少三甲医院院长均表示会执行政策规定,不会阻拦医生多点执业需求,但真正尝试多点执业的医生并不理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在该院登记的多点执业医生十余人,但基本是在与院方有合作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政策“松绑”后尚无自发外出多点执业的备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三甲”医院则表示,尚未有医生在院内报备多点执业。
  尽管如此,多点执业的松绑还是让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看到了机会。在广东梅州,为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部分医院已开始准备建立医生工作室“筑巢引凤”。广东博爱医疗集团辖下的四间医院,目前已吸引20来名专家多点执业,涉及肿瘤、康复、针灸、不孕不育、妇科、产科等学科,是广州吸收多点执业最多的民营医疗机构之一。
  今年5月,爱康君安广州旗舰中心揭幕并签约胃肠道专家林峰等三位岭南名医创立“私人医生工作室”。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说,在国家有关“多点执业”的政策出台后,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实际上将稀缺的名医资源推向市场的有效模式。“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国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但名医专家们还没有大胆地走出来。”
  在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看来,多点执业让医生的价值与医院的价值逐步分离,医生的价值是靠自己的医术维系与病人的关系,而医院则是通过手术室等医疗设备来服务医生。最终让医生的医疗服务价值得到体现。
  “但5年试点成效并不理想,广东16万注册医师中只有3000多名医师登记,而且这些医师多服务于医联体或定点帮扶单位,大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点执业’。”廖新波说。
  多点执业面临观念、政策法规、职称晋升三大考验
  记者调研了解到,多点执业并非“走穴”合法化那么简单,随着多点执业政策不断推进,未来将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并撬动公立医院固有的利益格局,推动全民医疗格局健康优化。然而由于配套措施未跟上,仍面临三大考验。
  一是观念关。部分医生反映称,当前医院管理层虽然明面支持,但实际态度并不明朗,因此医生不敢有太大动作。“特别是学术领头人,他们是医院争抢的对象。如果申请多点执业就可能被视为‘有二心’,第一执业单位给他的地位和重用程度也会受到影响。”
  “目前,担忧并阻扰医生‘多点执业’的不是政府,而是医院的院长们,院长的态度决定了医生能否多点执业。”廖新波表示,从医院管理角度来说,我们很多院长仅仅从本院的短期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不少医院将医生当作是医院的私有财产,并将医生“圈养”起来,总认为医生是“自己”培养的,甚至是自己“买”来的,这是“小农经济”思维在作祟,缺乏整体考虑。
  二是政策法规关。广东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准入和服务价格堡垒限制了医生的流动。现在的技术准入标准跟医院等级挂钩,能否开展相关手术主要取决于医院,而非医生是否具备相应资格,这就可能造成一些名医在基层医院无法展开拳脚。在服务价格方面,同一个医生在不同的地方也价格不同,而非根据医术水平来定价。在我国基本药物的制度上,药品不是根据病情而开,而是根据医院的等级来配备、开药,结果导致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后没药用。
  三是职称晋升关。周昭远(三甲医院医生)说,现行的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医生的多点执业,不少医生担心申请多点执业后,会影响自己的职称晋升,继而进一步影响跟职称挂钩的福利待遇。记者调研了解到,现在医生不愿意离开大医院,就是担心离开了这个平台之后,他没有一个更好的声誉平台,因而他更愿意挂着一个名医院、大医院的招牌去到处行医。同时,民众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我跟医生走”的观念,而是“我跟医院走”。所以,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必须在一个大的金字招牌去行医、去问医,这也造成了医生没有彻底流动。
  完善配套措施推动医师多点执业
  廖新波、深圳医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梁亮、成都医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仕锐等业内人士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波助澜下,多点执业未来将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建议从医学人才评价体系、遏制公立医院扩张等方面入手推动医师多点执业。
  一是坚决遏制公立医院过度扩张。大城市公立医院的扩张得以遏制是扩展医生多点执业空间的动能。当前,公立医院无限制扩张带来两个方面的资源分布不均,一是抽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基底,使基层的服务能力下降,同时又成为大医院继续扩张的借口,医生负担层层加码,成为院长创收的工具;二是占据了民营医院发展的空间。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政府的推动下已经走向市场,无限制地扩张,大小通吃,既有高端VIP服务,也有形式上的平价医疗,如此一来,大大削弱社会资本办医的积极性。“而限制大城市公立医院扩张,医院没有这么多职位之后,医生自然会溢出到其他医院,实现医生向外自由流动”
  二是要促进第三方检查检验平台发展。医院是平台,提供的是设备、管理和良好的服务。良好的医疗生态应该是,医院服务好医生,医生及团队服务好病人。因此,国家应对县级以上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整合,并向多点执业的医生开放。同时,国家还应鼓励发展影像中心、B超中心、病理中心等独立第三方检查检验机构,使其成为医生多点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现在医生多点执业,由于没有检查检验的平台,医生很难开展拳脚”。此外,廖新波还表示,医疗技术准入标准应该与医院等级脱钩,(如何脱钩?)
  三是建立健全医生临床评价体系。有院长反映,单位人制度是养懒人的制度,一方面医生到了一定阶段会丧失追求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即使医生没有能力,院长也无权力赶走他。而一旦医生多点执业放开,医生逐步变成社会人,成为“自由人”,其跟医院的关系就变成合作关系,医院人事评价制度亟待改变。梁亮表示,以前对医生的评价主要基于对医院的评价,医生的名气常常隐藏在医院的招牌之下,为此需要构建一个新形态的临床评价体系,“譬如,你做了多少台手术、难度系数是多少,你擅长的手术是什么等等,如此一来,医生的临床能力便一目了然。”
                                                                                                                                                                                                                                                                              来源:搜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支付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投诉电话:

Copyright 2014-2015 中国医疗机构网(www.zgyljgw.net)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